芒市傣語稱為“勐煥”,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傳教來到德宏,走到芒市時天蒙蒙亮,便給這個地方取名“勐煥”,意思是“黎明之城”或“金雞啼叫之城”。“勐巴娜西”是巴利語,意為“天堂”或“佛國凈土”,用傣語解釋是“美好的地方”。芒市地處德宏州東南部,東、東北鄰龍陵縣,西南接畹町經濟開發區和瑞麗市,西北緊靠隴川、梁河,南與緬甸交界。土地面積2987平方公里,國境線長68.23公里,320國道貫穿市境。平均海拔700米,其地形特點是:“八分山,二分壩,三山兩壩一條河。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地之間為寬谷盆地,通稱“壩子”;盆地中部被三臺山隔斷,形成芒市和遮放兩個壩子。地勢東北高、西南低,芒市河沿此傾斜流入龍江。2009年全市總人口38.2萬人,國內生產總值36.25億元,境內聚居著漢族、傣族、景頗族、德昂族、傈僳族、阿昌族等6個世居主體民族。其中結構為:漢族占總人口的50.6%,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9.4%。市府芒市是州府所在地,是全州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。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“中國優秀旅游城
市”。
芒市古為“滇越乘象國”。芒市在2400多年前就是一個傣族先民部落,得天獨厚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,肥沃的土地、充沛的林水資源,加上人們的勤耕苦作,整個部落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五谷豐登,六畜興旺,山美水美,姑娘漂亮,人杰地靈,成為聲振四方的“部落勐”(部落國),被稱為“勐巴娜西”(一個像天堂一樣的地方)。“蜀身毒道”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,使芒市與內地和國外的交往逐步擴大,近一千年南傳上座部佛教(小乘佛教)的傳入,又使這里的原始宗教融入了現代宗教的文明。千年滴水終成晶,中外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相凝結,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經書百卷,創造了遍布城內城外的宗教文化建筑群。“芒市”這個名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五朝,都以芒市(施)為周邊的行政區劃地域名稱,至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才改稱潞西,設潞西設治局于勐戛,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又遷芒市設潞西縣。新中國成立以后,人們仍按習慣稱潞西為芒市。
芒市陸距省會昆明649公里,空距427公里。全市轄5鎮6鄉:芒市鎮、遮放鎮、勐戛鎮、芒海鎮、風平鎮;軒崗鄉、江東鄉、西山鄉、中山鄉、三臺山德昂族鄉、五岔路鄉。
大家看芒市的城市街道名稱,很有地方民族特色。有勇罕街、闊時路、目瑙縱歌路、勐煥路等,城區南北走向的叫“街”、東西走向的叫“路”。
芒市是一個典型的南亞熱帶城市。一個生態園林花果城,這里的一樹一景,滿眼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。路邊的菠蘿蜜、龍眼、油棕、大王棕、芒果,是這座城市亮麗的風景線。
到了芒市,大家要嘗嘗這里品種多樣的熱帶水果,有些是在外面想吃都買不到的。也可以看看一種瘋狂的石頭——叫黃龍玉,芒市是黃龍玉最大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之一。
芒市的主要旅游景點有:勐巴娜西珍奇園、勐煥大金塔、孔雀湖、法帕溫泉度假區、勐戛三仙洞、樹包塔、佛光寺、五云寺。